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乡”约海寿|深挖海寿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日期:2023-08-22    作者:gdut-seer     来源:     点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我院“星火求索”百千万工程实践队伍前往南海区九江镇海寿岛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挖掘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村委访谈,一览乡村发展现状

实践队就海寿岛发展现状对当地村委进行了访谈。村委会李委员为实践队介绍道,海寿岛除了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在世代海寿人的努力下,发展形成了许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核。实践队认真倾听村委介绍,积极思考实现海寿岛振兴发展的方案策略。

C6FBC

(访谈村委委员)

筑校治学,护航教育德载丰碑

海寿岛作为一座江心岛,轮渡是其唯一的出行方式,海寿小学作为岛上唯一的学校,曾经深受交通不便的制约,也曾历经因位置偏僻而险遭散学的困境。社会实践期间,实践队通过对海寿小学多次走访调研,了解到海寿小学拥有一百四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即便需要每天背着救生衣上学,师生也从未放弃,在“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始终秉持“坚持、忍耐、诚实、谦逊”的校风,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学生。当地政府与人民也深受感动,纷纷给予支持与赞助,更有海寿小学“最美乡村平安渡”的美谈。现如今海寿小学课程丰富多彩,拥有多项优秀实践课程,学校学生自信自强,在当地教育史上熠熠生辉。

(海寿小学校门前合影)

乡教廿载,传承弘扬海寿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寿岛孕育出了许多品行优良的社会精英,其中就包括被评为“南海十大好人”的林鸿先老师。为深入挖掘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实践队探访了海寿小学任教二十年的资深教师林鸿先,深深触动于林鸿先扎根乡村的坚守、诲人不倦的师德和绿色教育的理念,他的事迹即是海寿精神“坚忍诚谦”的充分例证。

我院党委副书记武慧娟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向实践队员们讲授微党课,阐述了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与责任担当,希望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尽责、踏实埋头苦干、矢志艰苦奋斗,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访谈资深教师林鸿先)

鱼笼编织,赓续传统技艺薪火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民族复兴立根铸魂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现实需要。鱼笼是一种传统的渔具,多用竹子或塑料编织,具有可伸缩的笼口,在捞鱼时,可以达到滤过小鱼、捕捉大鱼的效果。海寿岛人烟伊始,世代皆靠水吃水,岛民世代与渔业为伍,鱼笼编织技艺曾为当地岛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实践队寻访了海寿岛当地的知名鱼笼编织技艺的传承者区成荣,他介绍道,随着科技的进步,鱼笼编织技艺也曾濒临失传,后来,在村委牵头组织下,区成荣与其他传承者将鱼笼编织技法进行整合传承。海寿岛不断促进鱼笼编织技艺推陈出新,既赋予了传统技艺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其生命力,也为当地文化振兴提供了典范。

131029

(访谈鱼笼编织技艺传承者区成荣)

探访乡贤,儒乡九江纵深挖掘

为深入挖掘海寿同源文化,实践队前往九江镇烟桥村进行实地调研,拜访了“乐善九江”道德模范人物,乡村医生何根贵。他向实践队讲述自己退伍后五十年的乡村医生之路,年近八旬的他,至今仍在诊所发光发热,牵挂村民健康,坚持为人民服务。

此次走访让实践队员切身了解到老一辈人的奋斗和坚持,他们坚守正道、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广大青年学子学习。实践队成员周欣宇表示,青年学子也应扎根祖国建设,“行正道、干正事、做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何根贵为实践队介绍自己的书画艺术藏品)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提升乡土文化自信、提高乡村社会文化程度须积力所举。在本次实践中,实践队员探骊寻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