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徐志豪教授等发表EST论文:富营养化驱动浮游生物功能性状演替与群落失稳
近日,我院徐志豪教授等在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Eutrophication-Driven Changes in Plankton Trophic Interactions: Insights from Trade-Offs in Functional Traits”的研究论文,李晓晓博士后为第一作者,杨志峰院士和徐志豪教授为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为论文合作单位。成果简介: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氮(N)和磷(P)污染加剧,水生生态系统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富营养化通过...
2025-03-20
论文速递 |我院梁赛教授课题组ES&T内封面:碳汇变化显著重塑各国温室气体足迹
我院梁赛教授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Greenhouse Gas Footprints of Nations Significantly Reshaped by Sink Changes”的内封面论文。我院博士后李雨萌为论文第一作者,梁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关于封面:刻画国家温室气体(GHG)足迹有助于明确全球消费者在气候行动中的责任。本研究在量化国家温室气体足迹时同时考虑了人为引起的温室气体源和汇的变化,发现忽视碳汇变化将导致热带国家温室气...
2025-03-13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梁赛教授课题组发表最新成果:中国跨区域供应链中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解耦
文章信息标题:Decoupl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economic growth across multiregional supply chains within China作者:Yuhan Liang, Yumeng Li*, Shaoqing Chen*, Sai Liang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一作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讯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时间:2024年12月关键词:解耦投入产出模型多区域供应链需求供给原文链接:https://doi.or...
2025-03-04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冯景春教授课题组发表最新成果:不同微塑料种类对冷泉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我们在海马冷泉区采集海水和沉积物样品,模拟深海冷泉环境条件,进行两个月的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和微生物基因数据的时空与相位差异。主要结论是:(1)当微塑料被添加到沉积物和海水介质中,微生物群落主要受原始环境的影响;塑料际群落与培养时间有关。(2)与环境介质中的微生物群落相比,塑料际的共现网络结构更脆弱。(3)多种环境因子决定了微生物群落组成,然而由少量的环境变量驱动微生物群落功能。这项研究填补了微塑料对深海冷泉环境影响的研究空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视角。
2025-01-13
论文速递|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韩兰芳教授课题组发表研究成果:聚乳酸微塑料通过调控微生物过程诱导土壤有机碳固持的负激发效应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韩兰芳教授课题组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发表题为“Polylactic acid microplastics induced negative priming and improved carbon sequestration via microbial processes in different paddy soils”的最新成果,第一作者为2022级博士研究生陈丽莹。成果简介可生物降解微塑料(MPs)对土壤有机碳(SOC)矿化过程的影响(激发效应)作为一个新兴问题,其引发的激发效应方向、强度及其微生物驱动机...
2024-12-24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马传鑫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氧化铈纳米颗粒调节脱落酸及含脱落酸响应顺式元件的基因以提高水稻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近期,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马传鑫教授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Molecular evidence of CeO2nanoparticles modulation of ABA and genes containing ABA-responsive cis-elements to promote rice drought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马传鑫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我院博士后蔡泽宇为论文第一作者。成果简介全球气候变化使我们面临更加缺水的环境。在过去十年中,全球因干旱造成的农作物产量损失总计约...
2024-12-11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周雅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以石油基和第二代生物基原料的PBAT生命周期评价比较分析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周雅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发表题为“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PBAT from fossil-based and second-generation bio-based feedstocks”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22级硕士研究生罗宸垲,通讯作者为周雅教授,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文章导读快速增长的塑料生产与消费正加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塑料...
2024-12-02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王樟新教授课题组ACS ES&T Engg.:基于阻抗的液体进入压力测试辅助产水加压膜蒸馏实现抗润湿策略
近日,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王樟新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产水加压膜蒸馏操作模式(PDMD),通过产水侧的压力,有效地缓解了膜润湿的问题。此外,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的液体进入压力测量方法,保障了该操作模式的顺利运行。该论文发表在ACS ES&T Engineering上,我院博士研究生冯德俊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我院陈袁妙梁博士、王樟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作为一种新兴的热法脱盐技术,膜蒸馏(MD)在废水处理领域受到越来越...
2024-11-25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Nature Communications:非均相高价态铁配位调控强化类芬顿体系高效、安全去除污染物
近期,我院杨志峰院士团队韩彬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Coordination engineering of heterogeneous high-valent Fe(IV)-oxo for safe removal of pollutants via powerful Fenton-like reactions”的研究论文。韩彬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我院2024届硕士研究生林远芳为论文第一作者。成果简介类芬顿法能够产生高活性的活性氧化物种(ROSs),是极具潜力的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的末端治理技术。然而,传...
2024-11-18
论文速递 | 我院杨志峰院士、张偲院士团队冯景春教授课题组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研究成果:探索深海环境中甲烷氧化生物的最佳培养条件和特性
我院杨志峰院士、张偲院士团队冯景春教授课题组在BioresourceTechnology发表题为“Exploring optimal incubation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oxidizing organismsin deep-sea environments”的最新成果,第一作者为2021级博士研究生钟松,通讯作者为冯景春教授。研究成果简介甲烷厌氧氧化古菌(ANME)在深海甲烷厌氧氧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海洋甲烷收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制的便携式高压...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
邮政编码:510006 学院邮箱:seer@gdut.edu.cn
固定电话:020-39322141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