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速递 | 梁赛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最新成果:缩小区域膳食差异有助于减少中国人群甲基汞暴露

时间:2024-09-29

点击:

我院梁赛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发表最新成果:Narrowing regional dietary disparities can help reduce methylmercury exposure in China,第一作者为我院博士后李雨萌,通讯作者为梁赛教授。

文章亮点

揭示了2004-2019年中国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沿海地区膳食甲基汞暴露量高于中国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受膳食结构差异影响;

建议海鱼和淡水鱼的摄入比例为2:3,以减少膳食摄入的甲基汞暴露;

缩小膳食行为差异可以降低中国整体的甲基汞暴露。


文章导读

环境健康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定量评估人群暴露和健康影响是环境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污染物,其通过甲基化过程产生的甲基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通过膳食摄入进入人体,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成年人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膳食摄入是甲基汞暴露最主要的途径,且膳食摄入的甲基汞暴露问题涉及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亟需基于系统视角开展研究,考虑食品系统的食品生产消费行为(即膳食行为)对甲基汞暴露的影响。

中国在履行《水俣公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大气沉降进入中国的汞已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中国膳食甲基汞暴露的来源和空间分布格局。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中国各省膳食甲基汞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从东南沿海省份向西北内陆省份递减,并通过高空间分辨率视角的热点识别发现汞排放量较低的地区也可能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这可能是受膳食行为的影响。然而,中国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尚未被揭示。鉴于各地区膳食结构的多样性,本研究对于制定区域特异性的针对性控制措施至关重要。此外,鉴于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地区差距的逐步缩小,,膳食行为差异的变化对甲基汞暴露的影响也值得探究。

本研究基于Meta分析构建了包含60006份样本(包括海鱼、淡水鱼和大米)的中国食品甲基汞浓度数据集,建立了中国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评估及影响因素识别的跨学科方法学框架。通过空间维度的结构分解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2004-2019年中国各省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间差异,并识别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外,通过应用线性规划模型并结合多种约束条件,提出了降低中国整体膳食甲基汞暴露水平的鱼类摄入最佳比例。本研究可以为减少中国甲基汞暴露及推动《水俣公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具有空间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文章摘要

膳食端甲基汞暴露已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风险。现有研究描述了中国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其空间差异和潜在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尚未被揭示。本研究量化了2004-2019年中国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间差异,并揭示了产生空间差异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人群膳食行为以减少甲基汞暴露。结果表明,沿海地区膳食甲基汞暴露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上海(高于全国平均191%)。膳食结构差异是导致膳食甲基汞暴露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其贡献在2004-2019年期间从64%增加到73%。在多数地区,海鱼摄入比例较高是该地区较高甲基汞暴露的主导因素。在满足膳食指南建议的鱼类及相关营养素摄入量后,我们推荐海鱼和淡水鱼的摄入比例为 2:3,以确保最低限度的甲基汞摄入。此外,研究表明缩小区域膳食行为差异可以减少中国的整体甲基汞暴露。这些发现强调了针对特定地区的措施对于减少膳食甲基汞暴露及《水俣公约》履约的重要性。

1.2004-2019 年中国膳食甲基汞摄入量的空间差异(红色区域表示该省份该时间段内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蓝色区域表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中国各省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间相关性(图A和B分别为2004和2019年中国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Moran散点图;图C和D为LISA(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3.中国各省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膳食甲基汞摄入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柱状图上的字母表示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食物类别,“M”、“F”和“R”分别代表海鱼、淡水鱼和大米)

4.湖北、辽宁、天津及其周边省份膳食甲基汞暴露差异的影响因素(图A、D、G展示了湖北、天津、辽宁及其周边省份的甲基汞暴露量。其他图表展示了湖北、天津和辽宁的膳食甲基汞暴露高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因素)

图5. 膳食行为优化效益分析(图A展示了2020年中国各省的实际膳食甲基汞摄入量以及海鱼与淡水鱼摄入比例为2:3时的甲基汞摄入量;图B为缩小地区膳食差异(即各省均采取2:3的摄入比例)后各省膳食甲基汞暴露量与2020年基准值的差异)

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